6月5日下午,永利官网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项目申报评审会在南一楼中304会议室火热开展。此次评审会由本科教务科陈虹主持,李叶松、罗慧、岳作功、陈欣星四位老师担任评审,现场氛围紧张而热烈。
参与本次申报的三个项目均为2025年国家级大创项目,分别由杜名阳、王卓亚、李易阳三位同学担任项目负责人。在评审环节,每位项目负责人通过8分钟PPT答辩,全面深入地对各自项目进行阐述。从项目已有的坚实基础,到明确且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目的;从科学合理的研究路径规划,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问题的精准剖析与解决思路;再到极具创新性的亮点展示,每个项目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与价值。
其中,王卓亚同学负责的“图文大模型驱动的癫痫脑信号图智能诊断算法研究”项目聚焦癫痫脑信号诊断领域,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,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数据对齐的脑信号图跨个体泛化策略、基于主动学习的prompt示例选择优化方法,以及基于参数高效微调的图文模型适应性校准方法等。项目致力于解决跨被试少样本场景下的癫痫脑信号诊断难题,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研、跨学科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,预期成果涵盖学术论文、专利申请以及推动医疗AI临床实用化等多个方面。

李易阳同学负责的“视觉AI模型标准化开发迭代管理系统”项目创新特色显著。项目对AI规模化落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。在数据标注与管理方面,采用自动化标注工具结合人工审核的人机协同标注技术,实现图像目标检测预标注,支持多模态数据自动化标注,同时开发数据管理模块,方便用户管理归类数据、掌握数据集版本;在模型训练上,开发轻量化增量训练框架,用户可选择并自定义预训练模型,进行可视化训练、测试验证,还能对模型进行增量训练或冻结网络部分层训练,通过预训练模型微调、模型融合等策略,提升模型性能与训练效率;评估体系构建上,集成通用指标,生成可视化报告,实现对历史版本的追踪记录,并形成“训练-评估-反馈”迭代闭环,根据评估结果生成优化建议;Web系统集成与管理方面,设计低代码可视化交互开发平台,采用多角色权限体系保障数据安全,融合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技术最终实现AI模型轻量化部署。

杜名阳同学负责的“基于视频扩散模型的3D物体重建”项目则聚焦3D物体重建这一前沿领域。该项目旨在研究基于新视角合成的3D物体重建方法,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从少量甚至单张图像中生成高质量、细节丰富的3D模型。其核心研究目标包括提升新视角合成的一致性和泛化能力、优化单图像到3D的转换流程,以及构建可控、泛化性强的3D生成框架。

该项目的创新点突出。首次结合潜在视频扩散模型(LVDM)进行3D生成,通过引入视频扩散模型增强视角间的时间一致性,减少视角转换过程中的几何畸变和纹理错位;提出动态轨道训练策略,在训练过程中不断调整相机轨道,使模型学习到更多视角信息,提升重建质量;设计SDS +掩码损失机制,有效填补单张图像输入下未见区域的信息缺失;提出三角形CFG缩放策略,在细节表现与整体一致性之间取得更好平衡;采用解耦光照模型,增强模型对真实场景的适应能力。
目前,该团队在3D生成方向初步实验已取得较好成果,超越了很多现有生成模型,并在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竞赛2024年度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,在计算机视觉国际顶会CVPR 2025深度估计挑战赛中取得全球亚军的优异成绩。项目预期在CO3D、ShapeNet、等数据集上超越当前SOTA方法,在PSNR、SSIM、LPIPS等评测指标上取得更高分数,提升用户主观评价分数,推动3D重建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。
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审,最终杜名阳同学负责的项目脱颖而出,被推荐为重点项目。此次评审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学院选拔出了具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,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,推动学院在创新创业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,助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